综述
在中学地理中,我们就接触过自然资源分类的相关知识了,比如按照资源种类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等。按照是否可以再生,又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以及可更新自然资源。
其中,可再生资源有比如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等,它们也是目前世界各国重点发展的资源项目。
不可再生资源则包括有天然气、石油、金属、煤炭等等,它们都是消耗完就没有了的资源类型。
根据一项数据,目前全世界已知的煤炭储量只能支持人类再使用年,也就是不到两代人的时间。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能源组成,这一情况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改善能源结构势在必行。那么煤炭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又被归为不可再生资源呢?
煤炭的形成
煤炭并不是一种天然存在的资源,比如太阳、风、水这种自世界诞生就有的物质,它的形成是一种后天的、经过长期作用的过程。而更有趣的是,这种像石头一样的东西竟然是从植物变来的。
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地球上现存的煤炭资源的形成时间最晚可以追溯到古生代,也就是说,它们至少已经经历了上亿万年的历史。在距今大约3亿年左右,地球进入了一个比较平稳的发展期,陆地上的气候条件逐渐变得温和,为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生物大繁荣的古生代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以孢子植物为主的林地开始得到发展,大片的森林出现在地球上。
在经历了剧烈的板块运动和地表沉降之后,这些植物被掩埋在了地底深处,开始形成腐殖质并慢慢堆积起来,或者在地表的时候就已经发生腐烂,形成了泥炭或者腐泥一类的物质,然后在地质变迁之后沉到地下,在成岩作用下成为煤炭。
煤炭的第二个重要形成时期,是大约2亿年之前的侏罗纪和白垩纪,第三个则是距离我们近一些的新生代。虽然根据被掩埋的植物种类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煤炭,但是总的来说它们都有一个不变的共同点,那就是需要很长的形成期。
那么,不管什么样的树木都可以在掩埋之后变成煤炭吗?比如对高度有没有要求呢?
很多人觉得只有树木越高大,最后形成的煤层才越厚,质量也越好,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依据的。煤层厚不厚,只和被掩埋的植物数量有关,而煤炭质量好不好,只和植物的种类有关。
世界上最大的煤田是美国的阿巴拉契亚煤田,而最厚的煤田却是在中国。内蒙古的胜利煤田平均厚度可以达到米以上,有的地方甚至超过米。
阿巴拉契亚煤田关于煤层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错误说法,那就是认为它们基本上都是以一种倾斜的状态存在于地层当中,但是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呈现出倾斜状态的煤层当然有很多,它们跟随者地层的升降和板块的运动相应地发生位移,自然也就会和大多数的地质结构一样形成倾斜。
斜着的煤层但是在开采当中,基本与地面保持水平的煤层也有很多,原因有可能是它们所在的区域没有发生过于强烈的地质变化,或者是在多次的变化之后从倾斜又回到了水平位置,都是可能发生的情况。
相对平整的煤层能源结构
很多人在看到煤炭储量的数据或者煤矿开采的资料之后,会下意识地觉得煤炭资源告急是在耸人听闻,这些人只是从直观上进行判断,而没有参考现实情况。实际上,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煤炭消耗的速度正在快速增加,并且这种情况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改善。
因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源结构一旦形成,与之相联系的就不仅仅是资源利用的问题,产业、就业、经济都会将这种结构钉在原地,难以改动。年,中国在全球煤炭产量排名前十的国家中排在第一位,总量是吨,比第二名印度整整多了三千多万吨。
而同期的美国的数字是万吨,俄罗斯是万吨,这个数据一方面反映出煤炭储量的情况,但同时表现出来的,还有对煤炭的依赖程度。
对于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如果没有其它可供替换的能源,现在的情形就好比是坐吃山空,当煤炭产量真的告急的那一天,我们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结语
所以说,虽然煤炭的储量丰富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考虑到后代的发展。
如果不尽快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甚至消除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最后的后果很有可能是资源枯竭,经济失去支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