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告别援助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80102/5972953.html
编者的话:近日,作为欧洲天然气主要供应国,俄罗斯减少并暂时停止一条主要天然气管线“亚马尔-欧洲”线的天然气供应,这给欧洲带来巨大影响,欧洲多国天然气价格创下新高。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天然气管道,历史上一直是各方势力博弈的“棋盘”。俄欧“东汽西输”的形成欧洲,特别是西欧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当地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对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巨大。但当地的油气资源与需求量相比极其匮乏,有数据显示,欧盟所需八成多的石油和七成多的天然气依赖进口。而俄罗斯恰恰是世界上天然气储量最丰富的国家。对俄罗斯而言,其作为能源净出口国,也需要通过能源贸易来带动国内的经济增长。为便于天然气资源出口,俄罗斯与相关国家合作修建了“北溪”“北极光”“兄弟”“联盟”“蓝溪”“南溪”等多条天然气输送管道。“北溪-2”项目年,苏联提出“要在民用及工业领域广泛利用天然气”。20世纪40年代,苏联开始向波兰出口天然气。随后的管道建设陆续展开。到年莫斯科市实现了天然气化,标志着苏联现代天然气工业的诞生。从年代起,苏联相继发现一批气田,到年苏联的天然气探明储量近30万亿立方米,超越了美国成为世界上天然气储量最大的国家,随着西西伯利亚的几个特大气田先后投入开发利用,到年苏联又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气国。冷战时期,苏联的油气一度成为华约各国的“福利”,也成为苏联“老大哥”拉拢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小弟”的手段。比如德鲁日巴管道,又称友谊输油管道,就是一条年开工的苏联经过波兰向捷克斯洛伐克、东德和匈牙利等国家输送原油的管道。天然气方面,苏联铺设了多条从西西伯利亚气田至境内欧洲地区的输气管道,截至年,苏联境内干线输气管道总长约21万公里,这成为其出口的基础。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苏联先后修建完成了“联盟”和“兄弟”两条天然气管道,从管道的名称上就能一窥其政治意图。当年苏联的油气管道并非到柏林墙就终止的,欧洲的众多北约国家也需要来自苏联的能源。欧洲的北约国家用上苏联的天然气从年就开始了。“兄弟”天然气管道经乌克兰至斯洛伐克,之后分为南北两路,一条输往德国、法国、瑞士等国,另一条输往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等国。“北极光”管道年建成,经白俄罗斯至波兰、乌克兰、立陶宛等国。“联盟”管道包括南北两条主干线,北线经乌克兰至德国、法国,南线经乌克兰和摩尔多瓦,至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土耳其等国。“蓝溪”管道是经黑海海底输往土耳其的线路,是个跨世纪工程,建设周期达到8年。“北溪”则是穿波罗的海抵达欧洲大陆,约10年前刚投入使用……这些管道犹如欧洲大陆上的血管,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源源不断地将西伯利亚的天然气送往欧洲诸国。麻烦随着苏联解体都来了看一下欧洲天然气管道的分布图就不难发现,由于地理原因多数管道是横穿乌克兰的。当年乌克兰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时还好说,但随着苏联解体麻烦就来了。天然气管道从苏联的内部规划变为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国际问题:一方面,乌克兰油气资源匮乏,需要大量使用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虽输送不成问题但花销巨大;偏偏乌克兰又不富裕,不仅拖欠俄罗斯天然气费用,还有盗用之嫌;另一方面,俄罗斯要从德、法、意等国支付的天然气费用中拿出一部分给乌克兰作为“过路费”,这笔平白多出的开支也让俄罗斯不爽。再加上地缘政治的复杂因素,俄乌之间的关系渐行恶化,可以说从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两国之间每年都会为了天然气问题起争执,偶尔还会发生剧烈摩擦,不时上演俄罗斯给乌克兰“断气”或“威胁断气”的戏码。俄罗斯为绕开乌克兰,提高向欧洲供气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在上世纪90年代修建了“亚马尔-欧洲”管道,其路线经白俄罗斯、波兰到德国,近日吸引国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