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此前欧洲天然气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俄罗斯构建了许多通向欧洲的天然气管道,但自从俄乌冲突爆发,欧洲试图摆脱对俄能源的依赖后,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就接连发生爆炸事件。不久前,两条“北溪”天然气管道被人蓄意破坏,令世界各国为之震惊,纷纷要求抓出幕后黑手。然而,北溪事故还未结束调查,又一天然气管道突发爆炸,不过,俄方称还有备用方案,不会影响对欧输气。
据来自环球网的消息,近日,在俄罗斯西部的楚瓦什共和国境内,一条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在进行例行维修时,突然发生了火灾,进而引发了爆炸事故,目前已造成3名维修工人死亡,1人受伤。虽然楚瓦什共和国总统奥列格表示,现在还不清楚修复管道需要多长时间,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透露,俄罗斯在该管线上还有另一条备用管道可以输气,所以天然气运输量并不会受到爆炸事件的影响。
据了解,这次发生爆炸的天然气管道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以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作为起点,经过乌连戈伊、波马雷等地,到达乌克兰境内的乌日霍罗德,随后从乌克兰一路通往西欧地区,向欧洲多国输送天然气。由于此前两条“北溪”管道相继发生爆炸事故,目前该管道已成为俄罗斯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主要通道。
不过,此前北溪管道发生爆炸事故后,各方基本认定是人为蓄意破坏,为此当事国瑞典还专门成立了事故调查组,而俄罗斯国防部则直接指出了“幕后黑手”,称北溪事故是英国海军策划实施的恐怖行动。然而这次俄罗斯西部发生管道爆炸事故后,俄方在该地区的负责人表示,经过初步判断,此次事故可能是维修工人操作不当所导致,并非遭到了他国的蓄意破坏。
客观而言,无论是意外情况,还是有人蓄意为之,在事故发生后,欧洲的天然气期货价格都迅速走高,此事在导致欧洲利益受损的同时,也给其提了个醒。在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的输气管道一直相安无事,与欧洲的天然气合作也逐步升温。但自从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就不断发生爆炸事故,这不仅是在损害俄罗斯的利益,同时也在搅乱欧洲的天然气市场。
所以,要说此事的最大“受害者”,自然还是欧洲。尽管欧洲已经转向进口液化天然气,但这次俄气管道发生事故后,欧洲气价还是应声上涨,这说明俄气对欧洲仍有着巨大影响力,欧洲实际上还是在通过某种方式获取俄气供应,比如与那些没有被俄方断供的国家达成天然气合作。
而且,虽然俄欧双方如今走向了对立面,但引起矛盾的俄乌冲突总会有结束的一天,到那时欧洲自然得考虑自身利益。所以,若是没有了政治因素影响,为了摆脱能源问题造成的经济困境,许多欧盟国家恐怕会与俄罗斯重启能源合作。在此之前,俄罗斯天然气管道的安全问题依然牵动着欧洲的心,毕竟谁也不想看到欧洲在重拾与俄合作的意图后,俄罗斯却无法维持对欧输气的能力。
同时,这也说明有人并不想看到俄欧加深能源合作,打算利用这种办法迫使欧洲摆脱对俄气的依赖,而俄欧交恶的最大获利方,自然就是美国了。对美国来说,欧洲减少俄罗斯天然气在市场的占比,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就能填补俄气的空缺。事实上,美方也确实抓住了这一契机,甚至对欧洲趁火打劫,以本国4倍价格向欧售气。如今又有俄气管道发生爆炸,对美国显然是利好的消息。
然而,由于俄罗斯有着备用管道,所以此次事件对于美国只能说是喜忧参半。尽管俄方声称爆炸事件不会对输气量造成影响,但这恐怕只是稳定局势的说法,毕竟现场火势冲天,显然不会是小事故。而且备用管道一般都是用于应急,输气规模恐怕会受到影响,若该管道的输气量减少,美国自然又能加大与欧洲的天然气合作。
不过,俄罗斯频频拿出备用方案,说明俄方对此早有防备,而且欧洲天然气价格仍受俄罗斯方面的影响,美国想彻底斩断俄罗斯与欧洲的能源联系,显然是不可能的一件事。如今,美国想要维持俄乌冲突已经越来越难了,若是无法借此继续挑拨俄欧关系,等到欧盟各国与俄罗斯重启能源合作,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又将重返欧洲市场,美国利用能源危机收割欧洲经济的手段,也将不攻自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9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