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灾难及海平面上升、水资源短缺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等影响日趋严重。过去50年,有记录的灾难数量增加了五倍,经济损失增加了七倍。

为了共同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问题,年12月12日,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了《巴黎协定》。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在协定下,各方将以“国家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从年开始,每5年盘点一次全球行动总体进展,以帮助各国提高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评估报告称,如能实现“1.5度”控温目标,全球缺水人口将减少一半;由高温、雾霾和传染病所致患病和死亡人数下降;海平面少上升0.1米;失去栖息地的脊椎动物和植物数量少一半;全球大部分珊瑚礁得以幸存。

反之,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减缓政策和行动,到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相对工业化前将升高3.7至4.8℃,海平面上升0.6至0.8米,这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全球性灾难和巨大经济损失。

《巴黎协定》的生效,被认为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一次“历史性胜利”。但在实际推进中,不同国家的努力和成效可谓良莠不齐。

“气候问题伪君子”

2月17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伊万娜·科塔索娃撰文指出,英国、加拿大和挪威三国并非自我标榜的“气候问题典范”,实则是“气候问题伪君子”。

CNN报道截图

这些“气候典范”,竟将排放转嫁他处

挪威首都奥斯陆采用可再生能源路灯,为节约能源,当周围无人时,智能灯会自动变暗。不仅是首都,挪威其他地方的公交系统也完全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动力,他们为持有“绿色证书”而感到自豪。

然而,科塔索娃认为,挪威这些引以为豪的环保创新,实际上是通过石油换来的。她表示,挪威是一个主要的化石燃料出口国,这种情况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

文章称,挪威并非唯一一个一边吹嘘着“可持续发展”,一边又在催生气候问题的国家:

英国将在今年年底主办一场重要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可同时又在计划着新建一座煤矿;加拿大自称“气候问题典范”,可还在为看起来注定要失败的美加输油管道“拱心石”项目倾注心力和钱财。

科塔索娃直言,根据国际协议,每个国家只对本国境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负责。这就意味着英国、加拿大、挪威等国不必担心它们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在世界其他地方燃烧后造成的污染。

全球变暖正导致冰川融化图自社交媒体

根据挪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年该国国内排放量达到万吨,但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当年的《排放差距报告》显示,挪威年向国外出售石油和天然气的总排放量约为4.7亿吨。

德国气候问题智库“新气候研究所”创始人尼科拉斯·霍恩指出,针对“领土排放”问题的   辑丨张 铭

校   对丨张国党

校   审丨常 钺、蔡景芳

值班编委丨王小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