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能源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是以甲烷为主的可燃固体
B石油、天然气和煤都属于化石燃料
C汽油、煤油、天然气都属于二次能源
D柴油牌号是按照柴油的凝固点划分
2.关于化学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银质首饰在含硫的温泉中容易变色
B常温条件下,汞是唯一保持液态的金属
C通常情况下,火柴盒的侧面涂抹的是白磷
D沿海地区人群碘的摄入量普遍高于其他地区
3.水保持液态时,水温变化1摄氏度吸收或者释放的热量是空气温度变化1摄氏度吸收或释放热量的三倍左右。以下充分利用了水的这一特性的是:
①空气干燥时,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
②病人发热时,为病人擦身以便降低体温
③汽车行驶时,通过水循环为发动机降温
④寒冷的冬季,人们经常使用暖水袋取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随着地球环境的变迁,地球生物也随之不断演化。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种群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C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和进化的必要条件
D在生物进化中自然选择的作用是不定向的
5.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遗传的研究和理解。下列哪项技术须以该发现为基础?
A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培育无籽西瓜
B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培育无病毒马铃薯
C利用杂交技术培育抗倒伏水稻
D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植株
政道教育参考答案:
1.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正确,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有强大的燃烧力,主要由水分子和烃类气体分子(主要是甲烷)组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B项正确,化石燃料也称矿石燃料,是一种烃或烃的衍生物的混合物,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资源。
C项错误,能源按基本形态分类,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又称天然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等;二次能源是指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如电能、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煤油等。
D项正确,我国柴油牌号是根据凝点分级的。柴油分为轻柴油(沸点范围约-摄氏度)和重柴油(沸点范围约-摄氏度)两大类。柴油按凝点分级,轻柴油有5、0、-10、-20、-35、-50六个牌号,重柴油有10、20、30三个牌号。凝点是评定柴油流动性的重要指标,它表示燃料不经加热而能输送的最低温度。柴油的凝点是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丧失流动性时的最高温度。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2.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正确,含硫的温泉中存在的硫化氢和氧气,与银发生反应,会产生黑色的硫化银,进而使银器变黑。
B项正确,汞俗称水银,是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
C项错误,火柴盒侧面涂层的主要物质是红磷、三硫化二锑以及玻璃粉的混合物。火柴头一般是由氯酸钾、硫和二氧化锰组成。划火柴时,火柴头与火柴盒外侧发生摩擦,由于摩擦生热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产生的火星引燃三硫化二锑,使氯酸钾受热,并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放出氧气,帮助火柴梗燃烧。
D项正确,人体碘元素主要来自于饮用水和食物,沿海地区的海产品中含有丰富的碘,因此,沿海地区人群碘的摄入量普遍高于其他地区。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3.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水保持液态时,水温变化1摄氏度吸收或者释放的热量是空气温度变化1摄氏度吸收或释放热量的三倍左右”阐述的是水的比热容比空气的比热容大的原理。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升高(或下降)单位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①错误,加湿器是一种增加房间湿度的家用电器。加湿器按用途主要分为家用加湿器和工业用加湿器两种类型。其主要作用就是增加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使环境湿度增加,与比热容无关。
②错误,发热时为病人擦身体降低体温利用的是蒸发吸热的原理,身体表面的水蒸发时会吸收身体的热量,使病人身体温度降低,与比热容无关。
③正确,用水给汽车发动机降温时,热量从发动机传递到水,发动机温度降低,水的温度升高,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水与空气升高温度相同时,水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从而使发动机的温度降得更低。
④正确,用暖水袋取暖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暖水袋中的水由热变冷时,在降低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水会比空气放出更多热量。
综上,③④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D。
4.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错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个体发生有利的变异后,若不能遗传下来,这个变异也就结束,因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项正确,遗传与变异是遗传现象中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如果没有能遗传的变异,就不会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生物就不能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地不断进化,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C项错误,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分生殖隔离与地理隔离,生殖隔离的形成往往先经过长期地理隔离,然后达到生殖隔离后就形成不同的物种。但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形成。而生物进化与地理隔离没有必然联系,生物通过产生大量的样本增加变异的机率,因此繁殖过剩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D项错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下降。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因此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故正确答案为B。
5.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遗传信息蕴藏在DNA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中,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有功能的DNA片段,染色体是DNA的载体,DNA和蛋白质共同组成了染色体。
A项错误,多倍体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或自然变异等,通过细胞染色体组加倍获得多倍体育种材料,用以选育符合人们需要的优良品种。
B项错误,组织培养方法是将具有充分生命力的植物组织从植株上分离出来,在无菌条件下置于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使之保持成活状态并继续生长发育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应用方法。
C项错误,通过杂交实验培育出抗倒伏水稻,运用的是杂交育种法。杂交育种是将父母本杂交,形成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良性状,且不带有父母本中不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杂交改变生物的遗传组成,不产生新的基因,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没有关系。
D项正确,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的遗传技术。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DNA片段,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使人们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奠定了基因工程的基础。
故正确答案为D。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