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办法 http://m.39.net/pf/a_4790111.html
获取更多教育经验、方法、学习资料等,每天与您相约!

今天化学姐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学学习中必须注意到的生活知识点总结,涉及到各个单元!如需下载打印版,请直接拉到文末查看。

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

第一单元空气质量的改善

一、空气质量报告

(一)、空气质量评价包括: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污染指数: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首要污染指数即位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

(二)、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1、温室效应

(1)原因:①全球化石燃料用量猛增排放出大量的CO2;②乱砍乱伐导致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吸收CO2能力下降。

2、主要危害:(1)冰川熔化,使海平面上升(2)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3、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

(1)逐步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2)进一步植树造林、护林、转化空气中的CO2

2、酸雨

(1)原因:酸性氧化物(SO2、NO2)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

(2)防止方法:①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等)②减少化石燃料中S的含量

钙基脱硫CaCO3==CaO+CO2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

③吸收空气中的SO2

④加强环保教育

3、机动车尾气污染:

尾气净化装置2NO+2CON2+2CO2

4、CO能和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能中毒

5、可吸入颗粒物:静电出尘

6、居室空气污染物:甲醛、苯及其苯的同系物、氡等

危害: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肝功能异常等)

7、白色污染的危害:

①破坏土壤结构

②降低土壤肥效

③污染地下水

④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

二单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一般步骤

混凝沉降过滤活性碳吸附池除味杀菌消毒

明矾---目的:净水原理:Al3++3H2OAl(OH)3(胶体)+3H+

Al(OH)3(胶体)有吸附性吸附水中杂质沉降

活性碳目的:去除异味

原理:吸附性

液氯目的: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强氧化性)

二、污水处理中化学方法及其原理

污水处理常见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1、化学方法中和法氧化还原法沉淀法

(1)中和法适合于处理酸性污水

(2)氧化还原法适合处理油类、氰化物、硫化物等(空气、臭氧、氯气)是常见氧化剂

(3)沉淀法适合于处理含重金属离子污水(如加入适量的碱控制废水的PH值)

第三单元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无害化处理:焚烧法、卫生填埋法、回收作特殊处理

垃圾处理资源化处理:垃圾产生沼气、废弃塑料回收、废玻璃的回收利用

养均衡与人体健康

第一单元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一、人体必需元素

常见微量元素

Ca:乳制品Mg:蔬菜和动物内脏P:鱼类F:茶叶Fe:紫菜Cu:葡萄干硒:肉类

1.加碘盐与补碘

碘在碘盐中以KIO3存在缺碘症状:引起地方甲状腺肿大

2、铁强化酱油与补铁

功能: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必要成分,缺铁症状:贫血,儿童缺铁导致智力发育迟缓

补治措施:

①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全血、肉类、鱼类、蛋类

②口服补铁剂

③铁强化酱油

3、龋齿与含氟牙膏

缺氟:造成龋齿,引起老年性骨质疏松

机理:

Ca5(PO4)3OH(s)5Ca2+(aq)+3PO43-(aq)+OH-(aq)

糖在酶的作用下生成酸性物质,导致上述溶解平衡向Ca5(PO4)3OH溶解方向移动,F能与Ca2+、PO43-更稳定的Ca5(PO4)3F。

4、富含锌的食物与补锌

缺锌: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智力低下,食欲不振,免疫功能退化,抵抗力差。

补充:富含锌的食物有:瘦肉、猪肝、鸡蛋、牡蛎等,黄豆、玉米、小米、核桃、松子、含锌也较多。

(1)药补:严重缺锌病人可按医生要求服用一些补锌药物,如葡萄糖酸锌

第二单元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

一、糖类

(1)糖类: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和纤维素,二糖以及多糖在稀硫酸或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

(C6H10O5)n+nH2O催化剂nC6H12O6

淀粉葡萄糖

C6H12O6(s)+6O2(g)酶6CO2(g)+6H2O(l)△H=--KJmol-1

二、油脂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

为人类提供热量和必需的脂肪酸

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三、蛋白质

1、水解最终生成氨基酸a氨基酸通式

2、蛋白质盐析:蛋白质+无机盐溶液(NH4)2SO4或Na2SO4、→沉降+水→溶解

(分离提纯蛋白质)

3、变性: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甲醛、加热等,发生凝结失去活性。不可逆

4、8种必需氨基酸:在人体中不能合成,必须在食物中补给

5、含有蛋白质的食物:豆腐、鱼、鸡蛋、牛奶

四、维生素

1、维生素A:脂溶性维生素

缺少人易患夜盲症、干眼病等眼疾。摄入途径:胡萝卜等蔬菜和鱼肝油中

3、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水溶性维生素

防止坏血病,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遇热易分解。摄入途径:新鲜蔬菜及水果中(猕猴桃、辣椒)

化学性质小结:

(1)还原性(将I2、Fe3+还原)

(2)加成反应(3)酯化反应

(4)遇热易分解

第三单元优化食品品质的添加剂

(1)着色剂(天然色素、人工食用色素)发色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亚硝酸不能过量食用)

(2)调味剂

(3)疏松剂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疏松剂等。(揉制面团时放入小苏打)

(4)防腐剂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

第四单元造福人类健康的化学药物

一、生活中常见的药物

1、抗酸药治疗胃酸(主要成分盐酸)分泌过多。

胃舒平一主要成分氢氧化铝,与胃酸中和。

2、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主要成份乙酰水杨酸,解热镇痛和抗炎、抗风湿效用。

3、合成抗菌药磺胺类药物吡哌酸、诺氟沙星、环丙沙星。

4、抗生素作用: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杀灭某些微生物。常用药: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对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消化道溃疡和胃炎有良好疗效

二、安全用药

遵照医嘱或按医药说明书十分必要非处方药(0TC)拒绝毒品

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

第一单元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一、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

1、Al易拉罐的主要成分

(1)与氧气常温下生成氧化膜抗腐蚀能力

(2)与CuSO4反应2Al+3CuSO4==Al2(SO4)3+3Cu

(3)与碱反应2Al+2NaOH+2H2O==NaAlO2+3H2↑

(4)常温下与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

二、合金

1、定义: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活性的物质

2、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能

纯铝和纯铁质地软,强度小无法制造承载负荷的结构零件

三、金属腐蚀

1、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2、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被氧化的腐蚀

3、Fe-2e-→Fe2+→Fe(OH)2→Fe(OH)3→Fe2O3XH2O

4、金属防护的几种重要方法

①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烤蓝、油漆等)

②改变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制成合金。(不锈钢)

③电化学保护法,即将金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或与电源负极相连。

第二单元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一、生活中的硅酸盐材料

1、陶瓷:原料——黏土(主要成分硅酸盐)

2、玻璃:原料——石英砂、纯碱(碳酸钠)、石灰石(碳酸钙)

成分——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

设备——熔炉

特种玻璃:石英玻璃、光学玻璃、化学仪器、有色玻璃、变色玻璃、钢化玻璃

3、水泥:原料——黏土、石灰石(碳酸钙)

成分——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

设备——回转窑

可用石膏(二水合硫酸钙)调解水硬性

钢筋混凝土成分:水泥、沙、碎石、水按比例混合

二、光导纤维和新型陶瓷材料

1、光导纤维的好处:容量大、传速快、省金属

2、新型陶瓷:结构陶瓷(如纳米陶瓷)

功能陶瓷(如生物陶瓷)

第三单元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

一、塑料

1、聚合反应:加聚反应(如制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

缩聚反应(如制酚醛树脂)

聚氯乙烯薄膜不能用来包装食品,应该用聚乙烯

不粘锅内壁涂敷的是聚四氟乙烯

2、单体:用来制备聚合物的物质,两种以上单体间的加聚反应就是共聚反应。

二、纤维

1、天然纤维:植物纤维(如棉花,成分为纤维素,属于糖类)

动物纤维(如羊毛、蚕丝,成分为蛋白质)

2、化学纤维:人造纤维(对天然纤维的加工,如粘胶纤维)

合成纤维(完全由人制造,如尼龙),尼龙又称锦纶,是人类第一次采用非纤维材料,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化学纤维。

三、橡胶

1、天然橡胶:以天然乳胶(主要从橡胶树取得)为原料,成分为聚异戊二烯,是线形分子。

硫化橡胶,当中含有二硫键,使线形分子转变为体型网状分子,有弹性且不易变形。

2、合成橡胶:如丁苯橡胶等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并称三大合成材料

四、功能高分子材料

种类很多,如高吸水性材料,可用于制作纸尿布、农林业保水剂、石油化工脱水剂

五、复合材料

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材料,通常具有比原材料更优越的性能。如钢筋混凝土、石棉瓦、玻璃钢

2、组成:基体材料、增强材料,如碳纤维增强材料

第四单元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

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

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外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

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酸性氧化物: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O2,SO2,SO3

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同价的含氧酸。

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

b.碱性氧化物: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CaONa2OMgOFe2O3CuO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aOK2OCaONa2O溶于水立即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他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跟水不反应。

CaO+H2O=Ca(OH)2BaO+H2O=Ca(OH)2Na2O+H2O=2NaOHK2O+H2O=2KOH

c.注意:CO和H2O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是不成盐氧化物。

9.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溶液的PH小于7

酸的名称中最后一个字是“酸”,通常化学式的第一种元素是“H”,酸由氢和酸根离子组成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根据酸的组成,

通常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酸的电离方程式:酸=nH++酸根离子n-

a.根据酸分子电离所能生成的氢离子的个数分为:一元酸(HCl、HNO3)、二元酸(H2SO4、H2S、H2CO3)和三元酸(H3PO4)

b.根据酸分子里有无氧原子分为:含氧酸(H2SO4,HNO3,H2CO3,H3PO4名称为:某酸,无氧酸(HCl,H2S名称为:氢某酸)

鉴定酸(鉴定H+)的方法有:①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酸溶液;②加活泼金属Mg、Fe、Zn等有氢气放出

10、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通常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溶碱有五种:钾钙钠钡氨(KOH,Ca(OH)2,NaOHBa(OH)2,NH4OH氨水)它们的溶液无色。

有颜色的碱(不溶于水):红褐色的氢氧化铁(Fe(OH)3↓)、蓝色的氢氧化铜(Cu(OH)2↓)

其他固体碱是白色。碱的名称通常有“氢氧化某”,化学式的最后面是“OH”

可溶性碱的溶液PH大于7,紫色石蕊试液遇溶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溶碱变红色

鉴定可溶性碱溶液(鉴定OH-)方法一: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是碱.方法二:加铁盐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加铜盐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碱。

三、氢气的性质和用途

11.氢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②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

现象:黑色氧化铜逐渐光亮的红色的铜,管壁有水珠产生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

(3)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能燃料,化工原料

12.生成氢气的反应(实验室制取H2最常用的试剂是:

锌粒和稀硫酸,也可用②③⑤⑥⑦)

①锌粒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

②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③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SO4=MgSO4+H2↑

④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

⑤锌粒和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

⑥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⑦镁和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⑧铝和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

四、铁的性质

13.铁的物理性质: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质软,是导体

铁的化学性质:

(1)铁跟氧气反应

铁在潮湿空气里(既有H2O又有O2时)易生锈,铁锈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

防锈方法:在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涂漆或油);镀锌等金属或烤蓝

铁在氧气里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2)铁可跟酸和排在铁后的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①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化学方程式:

Fe+CuSO4=Cu+FeSO4

现象: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铜,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②铁跟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

铁跟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

现象:有气泡生成,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铁有两种离子:铁离子Fe3+亚铁离子Fe2+)

铁元素有三种氧化物:氧化铁Fe2O3氧化亚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

其中:氧化铁Fe2O3中铁为正三价,氧化亚铁FeO中铁为正二价,而四氧化三铁Fe3O4是氧化铁Fe2O3和氧化亚铁FeO的混合物(Fe2O3.FeO)

14.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高,钢含碳量低。

合金: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性质的混合物。(纯净物不是合金)

第五单元

一、物质结构理论

1.用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比较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

2.用同周期、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判断具体物质的酸碱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对应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3.运用周期表中元素“位--构--性”间的关系推导元素。

4.应用元素周期律、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进行相关计算或综合运用,对元素推断的框图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5.晶体结构理论

⑴晶体的空间结构:对代表物质的晶体结构要仔细分析、理解。在高中阶段所涉及的晶体结构就源于课本的就几种,高考在出题时,以此为蓝本,考查与这些晶体结构相似的没有学过的其它晶体的结构。

⑵晶体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物质的熔、沸点高低规律比较。

⑶晶体类型的判断及晶胞计算。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也是化工生产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考查主要集中在:掌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理解外界条件(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考点主要集中在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速率关系,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建立途径,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及各物质的物理量的变化与物态的关系,等效平衡等。

1.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及化学平衡的移动

主要包括: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知识以及移动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三、电解质理论

电解质理论重点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酸碱中和反应中有关弱电解质参与的计算和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原理,水的离子积常数及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的有关计算和pH的计算,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不同电解质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的比较,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应用,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解质理论与生物学科之间的渗透等。

重要知识点有: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及计算。

2.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特别是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共存问题。

四、电化学理论

电化学理论包括原电池理论和电解理论。

原电池理论的主要内容:判断某装置是否是原电池并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书写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及两极区溶液的pH的变化以及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离子的运动方向;新型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

特别注意的是高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