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曾承诺寻找俄罗斯能源的替代品,以解决德国能源供应问题。但现在看来,哈贝克的承诺已经成为“空头支票”。
近日俄罗斯再次宣布检修北溪1号涡轮机,暂停向欧洲供应天然气,本就稍稍缓和的天然气价格由美元上涨至美元。然而即使俄罗斯维持北溪1号对欧洲的供应,目前也只有大约20%的天然气能抵达德国。
俄气公司表示,欧洲国家过冬所需的天然气至少需要填满储存罐的90%,经济最好的德国尚未完成这一指标,其他欧洲国家就更加难以完成。
不过,近日英媒直呼找到了“天然气救星”。
据环球网报道,31日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通过出售液化天然气,中国为欧洲提供能源生命线》的文章。这篇文章指出,中国正在欧洲出售过剩的天然气。
文章称,根据7月份中国海关的数据,今年前6个月中国从俄罗斯购买了万吨液化天然气,价值21.6亿美元,进口量同比增长28.7%,货值增长%,俄罗斯已经超越印度尼西亚和美国成为中国第四大液化天然气供应国。
但文章指出,正常情况下,中俄两国之间是依靠管道输送天然气,今年上半年俄罗斯通过西伯利亚管道向中国每日输送的天然气创下历史新高,总供应量增长了63.4%。但是,受自然灾情和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国的工业生产和民用需求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天然气,更何况其中有三分之二是液化天然气,那么多余的俄罗斯天然气去哪里了呢?
《金融时报》表示,根据分析机构Kpler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欧洲仅从中国和日本就进口了万吨天然气,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同比增长60%,将欧洲天然气罐的平均储量提升至77%,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欧洲在11月之前很有可能实现其既定目标,即达到80%的储量,以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众所周知,中国向来不是能源出口国,因此欧洲从中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的源头自然是来自于俄罗斯。
《金融时报》提到了有两家中国公司向欧洲出售俄罗斯天然气,其中能源巨头中石化自4月份起就开始向“国际市场”供应液化天然气,目前已经欧洲出售了45批、超过万吨的液化天然气,占到欧洲进口量的7%。
不过欧洲购买的“二手”液化天然气价格相当昂贵,它必须向亚洲国家支付市场价2倍、3倍甚至更高的价格。据了解,现在欧洲液化天然气价格为每百万英热60美元,每艘LNG船运往欧洲可赚取超过数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利润,尽管如此,《金融时报》还称之为“好消息”,因为这向世界展示了欧洲证明自己不会资助俄罗斯。
事实上,中国并不是第一个转售俄罗斯能源的国家,早在6月份,《华尔街日报》就指出,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加工后,向欧洲出口高价成品油。不过与印度不同的是,中国并非特意进口超额的天然气,而是出现能源过剩。
年中美两国签署了为期20年的天然气供应协议。该协议规定,美国每年向中国提供万吨天然气。与此同时,中国与俄罗斯还维持着长期的能源供应合作,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加大了向中国的天然气出口,输送总量达到亿立方米,而且新的天然气输送管道“西伯利亚力量-2”即将于年开工。因此今年上半年中国能源需求已经趋于饱和,自然可以将额外的天然气转售到国际能源市场。
当然,这篇文章也指出,欧洲能从中国购买多少天然气,全看中国摆脱疫情影响的速度,如果中国经济加快复苏,其对天然气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这必然将抬高天然气价格,届时欧洲对中国的态度将由感恩戴德转向竞争对手。
另一方面,高傲的且不愿意向俄罗斯低头的欧洲继续发扬对天然气来源视而不见的态度。事实上,根据欧盟对俄制裁,欧盟各成员国禁止进口来自俄罗斯的商品,也不允许通过第三国转售的俄罗斯商品。
但对能源的迫切需求早已撕下了欧盟虚伪的面具。早在6月份,欧洲就开始大规模进口印度倒卖的俄罗斯成品油,同时还有大量石油产地不明的油轮驶向欧洲。
欧洲官员们当然能看出来这些石油和天然气来自俄罗斯,但他们敢承认吗?骄傲了几百年的“老欧洲贵族们”天天把人权和自由挂在嘴边,怎么能向野蛮的俄罗斯低头呢?因此只能一边挥舞着制裁的大棒,一边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高价进口亚洲国家倒卖的俄罗斯能源。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欧洲的这套逻辑也的确实现了双赢:俄罗斯赚到了钱,亚洲获得了廉价的能源,欧洲得到了面子,同时还不用劈柴过冬了。可以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