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沸沸扬扬的重庆燃气事件虽然渐渐平息,但有几个关键词还是很值得探讨的。比如说“错抄”和“违规错估”、“多计”等等。

“错抄”和“违规错估”是什么意思?

“错抄”和“违规错估”是4月19日调查组在燃气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指出的存在的六大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主要是指抄表员,一是上门抄表燃气表计数抄错,二是指抄表员上门抄表时用户家中无人,便想当然地填写一个数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抄表员根本就没有入户,而是坐在办公室凭空为用户估计一个数字。

如果说“错抄”和“违规错估”都是18个抄表员的责任,那么最大的问题可能就出在最后一种情况上。因为据介绍,18名抄表员每人每月要负责抄近家用户的用气量,难度的确很大,因此也就不排除抄表员为了减轻压力和难度,而是根据用户上月或者平常用气情况估计一个数字。

再仔细一琢磨,这也是为什么重庆燃气事件偏偏爆发在包含春节假期的和冬春更替的一季度这个特殊时期。因为一是春节期间很多人外出旅游或走亲串户不在家,二是有地暖的家庭可能已经不在使用地暖。然而抄表员还是根据上个季度或者上月用户用气情况来估计,这就造成用气量的数字特别显眼,而露了马脚。

为什么说是“多计”而不是“多记”?

“多计”一词是联合调查组26日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提出来的,两次发布调查情况都强调了“燃气表计量质量没有问题”。那么不知这样理解算不算是小题大做或者望文生义。为什么强调的是“多计”而不是“多记”?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如果是18名抄表员的问题,他们入户抄表应该是记录用户燃气使用数量,那么准确地说应该是用“多记”一词才对。如果是“多计”,则应该理解为燃气表在一定时期内计量用户使用天然气的数量,才能叫作“多计”。

按照调查组的解释,“4月10日以来,通过投诉举报核查、后台数据比对、督促企业自查等方式,发现企业多计多收气费件,涉及用气量立方米,涉及金额.64元。”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多计”和“多记”两个词的确存在区别,“多计”就有可能存在智能表远程操控的问题。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但走时却往往被人利用来起到“王顾左右而言他”的作用,你说呢?

(我是屋檐滴水,看完后请点个红心和留下你的观点。若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6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