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包包
中美 日渐升温,特朗普非常狠的一记重拳就是给企业减税。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台湾首富郭台铭早早地宣布鸿海将在美国建厂。日前,有“玻璃大王”之称的 企业家曹德旺也将在美国拓展业务。该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
而面对众议纷纷,曹德旺则在采访中对比了中美投资环境:
“中国制造业成本太高,美国天然气每立方相当于7毛钱人民币,中国卖2块2,这还是政府对我很优惠的前提下;电价,美国3毛钱左右,中国6毛多;高速公路,美国不收费,中国过路费一吨5毛钱。”
“简单来说,一个卖块的手机,增值税大概要交块。当然,其中有可以抵扣的项目,是哪些呢?按照目前的税收制度,采购的费用可以抵扣,工资不能抵扣,折旧费不能抵扣,管理费、运输费这些都不能抵扣,不能抵扣的部分大概有40%到50%。按照中国目前一般企业的利润水平,这样算下来,最终大约有一半的营业利润都被收走了。制造业利润非常微薄。”
“美国没有增值税,只有35%的所得税,加上其他各项税费总共大 0%,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其中问题主要就出在增值税上。”
“小微企业就更艰难了。增值税的存在让很多小微企业长期无法发展壮大,也就难以和大企业做生意。这样一来形成恶性循环,会把很多小微企业扼死在摇篮里。我们福耀自己就是小微企业出身,我相当明白其中的艰难。”
显然,曹先生认为中国投资环境恶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企业税负压力大。那么,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中小企业的税负真的这么大吗?
可以明确的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税的比例是偏高的。2O14年,我国生产税比率是15.64%,同年,日本8.41%,美国6.6%,瑞士只有2.6%。才生产税比率看我国生产税确实偏重。
同时,我国税收以流转税为主,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以财产税为主截然不同。而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其优点在于能够保证充足的税源,其缺点则在于中央,地方,各部门征税权责不明确,容易出现对同一对象重复征税的情况,从而进一步加重企业负担。换言之,从税制类型上看,我国企业税负确实也相对较重。
然而,条文理论并不等同于实际操作。理论上,能收多少税只与企业盈利状况有关,与税务机关毫无关系。即济形势好→企业发展好→企业利润高→税收高。但在实际操作上,我国税收则以“任务制”为主。
所谓“任务制”,即上机机关会给税务机关下达任务指标。各一线税务人员的首要工作目标是完成任务指标,而不是一查到底,严查偷税漏税。而中小企业又有现金收支大,账目管理不规范,以及一家子管理出纳,会计等情况存在;账目可操作空间大。由于中小企业数量多,税额低;一线税务人员也做不到彻查所有中小企业。其直接结果就是,一线税收工作者自由裁量权大,而中小企业往往并不会足额缴税。甚至在某些年景好的时候,一线税务工作会担心由于水涨船高,来年不好完成更高的任务标准而主动少收税,完成任务即可。
相反,在面对大企业时,税务人员则会相对更加严格。毕竟大企业管理规范,现金事务占比不大,同时又是主要税源;必须严格征税。这也是一线税收人员所谓的“抓大放小”原则。当然相应的,面对这些纳税大户,如果其税务真的出现问题,也以谈判,象征性罚款为主。毕竟如果让大企业伤筋动骨,来年的纳税任务就肯定完不成了。
在西方,一线税务人员自由裁量权很小,其代价就是必须经常明确地修改法律来抵消法律的滞后性,导致效率较低。其次,西方国家(包含日本)报税相对复杂,中小企业每年都要请专业的会计师(而非自己公司的会计)与税务人员来帮自己报税。换言之,变相地将征税体系中的部分环节转加給缴税者。
换言之,中国以相对模糊的法律,赋予一线税务人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来抵消法律的滞后性,同时换取较高的征税效率。也同样因为法律模糊与“任务制”征税模式,中小企业得以变相“减税”。只是如此充满“潜规则”的收税体系,行一时之法尚可,为万世之例不当。毕竟在一个没有明确游戏规则的体系中,任何角色,都不会是永远安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