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6587171.html
童亚雄人物简介:武汉综合交通研究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从业20年来,他始终立足交通建设行业,逐渐从一名普通设计人员成长为武汉交通领域的技术领军人才,为推动武汉地区交通工程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我们策划的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已经开工建设。”作为武汉交通飞速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武汉综合交通研究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童亚雄的话语中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他参与规划的武汉四环线已在年1月成功闭环。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5日讯寻找武汉“最美科技工作者”活动启动以来,全市积极推选,童亚雄成为候选人之一。3月31日,长江日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电话中与施工方进行项目对接。他向记者讲述了武汉几个大通道规划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特意把“机场二通道”设计在府河边“现在这个季节,我们从机场出来进入武汉市区,车在路上走,府河美景尽在眼帘,美不胜收。”童亚雄从年起参与武汉市机场二通道的规划设计,这也是他独立负责的第一个项目。如今每次重走这条路,他都百感交集。他说,当初把机场二通道修在府河边,既避免了高速路对城市的分割,也体现出了武汉的湖滨特色。童亚雄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这个专业被戏称为“又土又木”,跟着工地跑,女朋友难找。童亚雄说,常年跟着项目走,奔波在外确实辛苦。年孩子出生时,他正在机场二通道的项目上没日没夜奋战,小生命降临的当天赶回,第三天又奔赴工地。“那时我们院规模还不大,人手紧张,童工和我们一起整天‘泡’在工地上。”武汉综合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一分院总工李雄回忆,“武汉的七八月份气温很高,我们要钻进密不透风的芦苇丛操作测量仪,那滋味酸爽极了,还有同事差点中暑。”作为一名技术干部,童亚雄对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保持着高昂的热情。他与团队一起将钢叠合梁技术运用在上跨机场二通道的桥梁上,相比钢箱梁方案,避免了现场复杂焊接工作量,显著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远期维护费用,大大节省了投资。四环线是“搭桥手术难度较大的一台”童亚雄说,如果把参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工程师比作神经外科医生,公里的武汉市四环线建设则是“搭桥手术难度较大的一台”。四环线是在三环线和绕城高速之间加密一条环线,选址沿线涉及多个建成区,受许多因素影响,对规划设计的要求很高。童亚雄说,他当时主要参与南四环的设计,这段周边路网复杂,地下天然气、排水、电力、电信管线众多,沿线有枢纽互通,还经过湖泊,线路设计考虑过很多方案。“我们在工作当中最难的就是跟各类规划协调的问题。”童亚雄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少人“希望有高速公路,但不希望高速公路修在我家门口”,因为觉得高速公路分割了城市,带来了噪音等各方面负面影响。如何在满足城市道路交通需求的基础上,尽量减轻对居民出行生活的影响?童亚雄和他的团队通常会给出多种方案,并反复分析、比选,找出当时条件下最好的解决方案。武汉市四环线已于年1月成功闭环,东边有约30公里与武汉绕城高速并线的设计就是多番考量后的结果。因为这一块要跨越光谷地区,如果在绕城高速与三环线之间再建一个环线,就会把光谷地区分割开来,光谷地区高校、居民区和产业园区众多,不利于区域发展并且迁改量巨大。开始为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出谋划策”如今,童亚雄又开始为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出谋划策”。他认为,这几年武汉的交通发展得不错,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城区和外围的衔接。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将有效支撑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武汉都市发展区建设,支撑和引导武汉城市空间扩展、产业转移和人口迁移,推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走在自己参与设计的道路上,体验“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的畅快,也反思项目是否留下了遗憾,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改进,是童亚雄最喜欢做的事。帮助城市交通更好地发展,让市民出行更便捷,是童亚雄持之以恒的追求。20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设计人员成长为项目负责人,又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始终扎根交通建设行业,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我赶上了武汉发展的好时机,参与了十多个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及勘察设计,见证了武汉交通的发展。”(长江日报记者郭丽霞通讯员陈凯摄影:记者彭年)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