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来最强高温会是新常态吗?且听4位专家怎么说

红星新闻记者丨罗丹妮实习生丨曹闳禹严亚

责编丨邓旆光编辑丨彭疆

今年夏天,我国持续的高温天气一再刷新最高气温历史极值。据中央气象台消息,8月19日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这是自7月21日发布高温预警以来的第31天,也是高温红色预警连续鸣响的第9天。持续的高温天气会带来哪些影响,未来是否会成常态?红星新闻记者邀请气象学专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海洋科学系教授钱维宏,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技术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万艳华,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医师高燕,一起讨论高温天气将对人类和环境带来什么,如何应对。

1、谈高温气候

强度大、范围广和持续时间长,是这次高温的表现

红星新闻:最近的天气称得上开启了“炙烤”模式,就在前两天(8月17日),国家气候中心监测评估得出,从今年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区域性高温事件综合强度,已达到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强值。截至8月15日,此次高温事件已经持续64天,为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超过年的62天)。“年以来的最强高温天气”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气象学专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钱维宏:气象上的高温事件有一个判断是基于“综合强度”,它是考虑了3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强度指标,比如30摄氏度和40摄氏度的高温,强度是不一样的;第二个是范围指标,比如30万平方公里和40万平方公里,范围是不一样的;第三个是持续时间,50天和60天,持续时间是不一样的。这3个指标如果都能满足:很大、很强、很长,那么影响就很大。所以高温天气是由3个指标综合起来考虑后确定的。把年以来所有高温事件按不同指标进行排序和综合,就会得出“年以来的最强高温天气”这个结论。

红星新闻:这个高温天气有什么具体表现或特点?

钱维宏:其一,在强度上,湖北、重庆一带,还有河北、云南的一些站点,温度达到44摄氏度,强度非常高。其二,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范围,也是历史最大的。其三,高温持续时间也超过了年的62天。所以说从3个指标来说,强度大、范围广和持续时间长是这次高温的表现。产生的后果就是高温热浪,大面积干旱,进而河流径流减少,湖泊、水库水位降低,甚至出现森林大火。

红星新闻:持续高温的天气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具体表现和特点?

钱维宏:高温天气跟大气环流系统,具体地与高压系统有关。异常高压可在一到两周前从其他地方逐渐增强移来并稳定下来,要等有海上台风或陆地低压过来冲击它才会在强度上发生变化。比如这两天有北部的异常低压入境,华北、江淮就降温了。异常高压的停留时间越长,热浪的持续时间也就越长。

这样的异常高压,它范围越大,就会越强。这些扰动系统相互之间在打架,在争夺领地,像一个战场一样。这些扰动系统维持很长的时间,就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我们常说的“热生风、风生雨”,是指大范围的海陆热力对比形成大气环流异常,即风异常;风异常产生区域旱与涝、高温与低温,即干湿异常和冷暖异常。

红星新闻:持续高温天气是否会成为未来的新常态?换句话说以后的夏天是不是都像今年这么热或者是比今年更热?

钱维宏:从字面上来讲,什么叫常态?常态就是一个多年的平均状态。那么这个新常态我想可能就是一个平均态,随着时间在缓慢变化。不管是高温还是低温,它的偏多和偏少都是大气环流的异常。冷和暖是相对应的,它可以在同一地区先后发生,也可以在同一时间发生。举一个例子,年冬天,莫斯科和俄罗斯西部地区非常寒冷,可是到了夏天,俄罗斯西部的高温,持续时间超过历史记录,导致了森林大火,死亡多人。

同时西伯利亚地区连续降水,温度偏低。再往东到了中国东北又是温度偏高,莫斯科向东南方向到巴基斯坦,温度偏低加上洪涝。在同一个时刻的不同地区发生了旱涝、冷暖,这和全球性的整体温度状况不是一回事。北京以前的沙尘暴很多,后来逐渐减少了,去年春季6场强沙尘暴,今年好像又少了。那么怎么确定一个新常态呢?今年少了是不是又变成一个新常态了?那是不是每年都处在一个新常态呢?证明那不是个新常态,而是个新异常。

红星新闻:近年来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比如高温、干旱,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极端天气的出现是否和全球变暖有关?

钱维宏:这是两回事。全球变暖是平均温度有所上升,是整个地球的平均状况。跟刚才讲的高低压异常、冷暖异常、旱涝异常和台风异常等不同。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整个中国人口平均体重可能有所增加,比方说对那些很胖和很瘦的极端情况,可能是不同的疾病。疾病就要找疾病的原因,它不一定是整个生活水平提高所导致的。所以我们的医生可能要把重心放在特别胖和特别瘦的人的诊治上。我们可能要有更多的科学家和预报员能预告大气环流的异常、高温异常、低温异常和降雨异常。当然也要去预告全球的渐暖。这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2、谈经济与社会

减缓气候变化能源系统与经济社会要有革命

红星新闻:王教授之前提到过完全依靠科技发展减缓气候变化的想法不正确,您对此次高温天气持怎样的态度?

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技术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元丰:高温来了,不是用技术就能完全解决的。在空调房里待着就可以不怕高温了吗?不是这样。有些老年人、儿童能整天在空调房里待着吗?在外面工作的警察、环卫工、快递小哥他们有空调吗?所以,认为科技能完全解决高温问题的观点是不正确的,科技可以完全减缓气候变化这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国际能源署(IEA)出版了一个评估报告,叫EnergyTechnologyPerspectives,即能源技术展望,认为依靠当前的技术,对我们实现2.0℃或者是碳中和这个目标只有50%的可能。

就像我们得病了,认为完全靠医生开药来医治,自己不调整精神状态、生活方式,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当然,科技非常重要,科技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认为科技能解决一切问题,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红星新闻:除了中国,欧洲也正在经历年来最为严重的干旱,许多河流几乎完全干涸。西班牙7月以来已有近人死于高温。面对这样的极端天气,王教授在之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必须带着危机感立即行动”,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王元丰:全球气候变化、温度升高会带来极端天气,不是我们今天才感受到,这么多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多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在变暖,已经比工业革命前升高1.2℃左右,极端天气不断出现。

对于这种极端高温天气,我要明确地说,国际上有很多地区会越来越多。美国的研究机构给出的预测显示,美国以后每年夏天都会出现一天超过52摄氏度的天气。极端高温天气会不会成为新常态我不敢说,但是这种天气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而且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如果不采取行动,极端高温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会越来越多。

红星新闻:在持续高温背景下,气候发生变化的同时,我国环境、经济和社会生产各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多地用电负荷激增,户外作业效率下降。我们该如何减缓气候变化?

王元丰:人类温室气体排放太多了,导致全球气温逐渐升高,极端气候越来越多。要减缓这种现象,要依靠科技,但也不能完全依靠科技。减缓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这是一个大战略,全球要在年左右实现净零排放,中国要在年实现碳中和。怎么实现碳中和呢?一是能源,我们要从原来依靠煤、油、天然气的化石能源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变,能源系统要有革命。

另外,经济社会系统要有革命,要从现在粗放式、生活没有形成节约循环型的经济,向绿色低碳集约型的经济转变。无疑科技是重要力量,但是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要有转变,才能实现能源方式的转变,即使我们未来都依靠可再生能源,也不是没有限制、随便使用。未来我们转向了可再生能源的生活,也不是每天空调随便开,开更多的私家车,我们还要有更加节约低碳的生活。我们需要能源系统的革命,经济社会系统的革命,才能减缓气候变化。目前碳中和战略刚刚开始,我们刚刚迈出第一步,还有很多工作非常急迫。

红星新闻:我们该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尤其是高温天气?

王元丰:为什么要适应气候变化,因为气候变化还要再继续。按照全球估计,未来我们很有可能要突破全球比工业革命前升温1.5℃这个目标。有人说今年夏天热,可能是过去最热,但今年夏天却也可能是未来最凉快的夏天,因为我们的温度还要持续升高,所以我们必须要建设气候适应型、气候韧性社会。

6月,环保部等17个部门印发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我们要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也要建设高温适应型社会。怎么建设高温适应型社会?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组织(IPCC)提了4个步骤。第一个步骤,对未来的高温发展要有科学的预测评估,到年、年,全球的、中国的高温会发展到什么情况,不仅仅需要气候学家来研究,还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因为它是相互作用的。第二要做规划,要有高温行动计划。我们要提前做好预案,做好高温适应型、高温韧性城市建设的方案。采取行动是第三步。

以前我们在建设高温适应型、高温韧性社会方面没有经验,所以,非常重要的一点,要对我们所做的预案、行动进行评估,不断地反馈,才能做得更好。这4个步骤路径是清楚的,但是需要我们下功夫。这不仅仅是气候学问题,还要综合气候、经济、社会、科技、人口多方面因素,建立起一个非线性模型来进行预测,需要气候、经济、社会、生态方方面面共同来响应,才能把这个高温适应型社会、高温韧性社会建设好。

红星新闻:地球现在的冷热调节能力是否减弱了?

王元丰:实际上,我们的地球正处在危机之中,这句话从高温来讲只是一个指标。联合国环境署年发表了一个报告MakingPeaceWithNature,即《与自然和谐相处》指出:地球正处在三重危机之中。第一个是气候危机,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越来越多。第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危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第三是污染的危机,每年有多万人因环境污染丧生。所以,我们不要将今年的高温作为一个一般性事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年就呼吁全球进入“气候紧急状态”。污染物、温室气体排放更多,地球的调节能力减弱,使人类居住的环境处在危机之中!

对于这次高温,我们一定要警示起来。极端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有高温,明年、后年也许会有极端的寒潮、暴雨、极端的强风。人类生存的地球确实处在危机之中。

3、谈城市治理

高温对城市灾害治理带来困扰长远角度应建设“韧性城市”

红星新闻:迎战高温天气,对城市治理也是一种挑战。最近的持续高温天气下发生了数起山火,一些一线工人因作业环境的温控要求而中暑,部分地区电网超负荷而停电。如果极端天气成为常态,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高温天气又给城市治理带来了哪些难题?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万艳华:这些案例在于高温给城市治理带来的影响。政府是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比如说水的供应,高温就少雨,少雨就会干旱,就带来水资源匮乏。所以对水的供应就带来了很大的问题,这是个难题。再一个就是电力供应,因为要降温,需要大量用电,用电负荷就会增大,就可能要限制工业用电,这样对我们的生产,对我们的能源供应本身会造成困扰,还可能会带来灾害,比如说电路短路、超载,也可能造成火灾如森林大火等,这也对我们的城市灾害治理带来困扰。对环境的破坏也很大,高温会造成很多细菌滋生,造成垃圾腐败。另外,可能对交通也有影响,比如路面开裂或者是私家车自燃、交通事故等。

红星新闻:高温天气给城市生活带来诸多影响,譬如路面开裂、垃圾腐败等。公众需要对哪些问题引起重视?市民自身如何与高温天气相处?为应对高温天气,官方通过哪些方式进行城市治理,减轻高温天气的影响?

万艳华:政府如何面对、如何在治理上下手,可能有短期和长期之分。短期可以通过人工降雨等举措,目前湖北做了这个工作,全国各地也在做这个工作,以此逐步缓解长期高温现象。内部治理方面,需要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关怀。比如说地铁、商场这些有阴凉空间的地方都要打开,让用不起电的,或者说受缺电影响的居民,可以到有冷气的空间度过高温天气。再比如我们有一些水景、洒水车等,都可以用于常规的城市治理,降低一些温度。从长远来看,还是要回到韧性城市的命题上来。

红星新闻:您之前提过,“韧性城市”的概念还在探讨阶段,您是如何理解韧性城市的内涵?当我们谈论韧性城市时,我们应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