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他叫苏杰,是孙家兔肉的第三代传人。为啥孙家的手艺传到了苏家,因为他老丈人姓孙,孙家后人没人愿意继承这门生意,他就接了下来。

他是标准的老郑州人,一家四门亲戚都在东西大街住,一口地道的郑州腔好谈天喷地,性格直爽,也不乏幽默风趣。

除了自家做兔肉,他对郑州的老吃食儿都很有研究,谈到杨记、海豫楼和海瑜楼包子的关系,说起瓦斗、胜利和眼镜烧鸡的渊源,他都能滔滔不绝。

本期郑说·人物,走近孙家兔肉传承人,听他讲述关于郑州的老味道。

1

郑子蒙:苏老兄,听您口音应该是地道的老郑州啊?

苏杰:没错!俺家在老衙门儿(yamer),奶奶家住北顺城街姓马,姥爷家在西大街延陵街口姓牧,老丈人家是老东大街68号,一条东西大街四家亲戚,你说我算不算老郑州?哈哈哈。像我一样的老郑州少之又少。

郑子蒙:绝对算!那恁家是啥时候开始做兔肉了?

苏杰:从俺媳妇他爷那时候就开始了。老先生大名叫孙长发,小名叫二小,老郑州说的孙家兔肉、二小兔肉,都是指的俺这爷。他从旧社会就开始这行当了,天冷的时候卖兔肉,天热的时候卖水果,就是做点小买卖。

过去俺爷卖兔肉,包好的就是两块钱一只,我还记得他那传统的叫卖声“谁要风干兔肉?前腿一毛五,腰窝两毛,后腿两毛。”

俺爷会做生意,有时候兔头、兔肝啥的就直接送给人家。所以过去在东大街生意好的时候,经常还没开门,门口排队的就一大把了。

然后俺爷不做的时候,就是俺老丈人骑着二八车去收货,他之前在棉纺厂上班。

我是在俺老丈人手里,接住他家的生意了。那时候俺俩刚下岗,也没其他事做,就干起了这传统行当。

郑子蒙:恁家做这兔肉,都有啥讲究啊?

苏杰:俺家这是老传统的做法,不用一滴油,就是用热水焯,然后中药大料一卤,老汤老味。老郑州味,都是不放糖,都是咸口,老郑州话,咸香咸香的。

过去咱郑州了兔肉都是咸兔肉,一甜都没味儿了,老吃家儿们,你煮了甜一点都说不中。但现在,大多数人的口味都慢慢变淡了。

郑州卖兔肉的,俺爷卖的最早,然后就是布厂街的老蔡,他过去是给俺家送兔肉的,他们都是好刷小磨油,俺家是原汁原味。

郑子蒙:吃兔肉有啥好处呢?

苏杰:兔肉就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卵磷脂也高。你看俺老岳父这照片,70多了,脸色一样细白,这与吃兔肉和中药不无关系。

我现在一刮胡子,脸也可白。兔肉没啥油,都是低脂肪,就是个美容肉。

郑子蒙:像兔肉这种郑州老味道,可以很好的传承吗?

苏杰:现在可多郑州的老生意,人家都不干了。做小买卖很辛苦,起早贪黑的就是挣个辛苦钱。

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下一辈孩子们的观念慢慢都西化了,不会干传统的行当,都嫌那活又脏又累,所以有些传承慢慢就失传了。

另外现在年轻人的消费习惯,都喜欢去大商场里吃吃逛逛,很少人愿意接受老味道。

但对我来说,得有人坚持,才能传承。

2

一个简短的访谈过后,苏杰就开始在家现场给我们演示兔肉的做法。

他说,过去都是在自己家院里扒兔皮、刷兔肉,施展起来也很宽敞。但老房子扒了之后,就没那么大地方了,只能在楼房狭小的厨房里操作。

现在相关部门对卖活禽管控的也比较严,不能直接买活兔子,供应商送来的都是经过简单处理的兔肉。

苏杰一边在厨房的水池里刷兔肉,一边给我们讲,“你看现在这兔肉,和以前的也不一样,现在兔子吃的都是饲料,肉质也没法和过去比。”

他还介绍,原来自己在家都是用柴火烧铁锅炖,现在只能用天然气做了。

苏杰用来剁兔肉的,也是一把老式的砍刀,他按照传统工艺,把兔肉分成兔头、前腿、后腿、腰窝、边呼、后座等几块。然后,再烧开热水一焯。

最能决定兔肉味道的,就是在炖兔肉时,放入什么料,这才是祖传的秘方。

苏杰带我们来到他家的阳台,各式各样的瓶瓶罐罐里,放了有二十多种料。他称料、抓料用的称和托盘,也是六十多年的老物件,经历过三代人之手。

抓取的料中,除了能叫上名的大料和一些中药,还有一样神秘的黄色药粉,毫无疑问,这个独特配方就是孙家兔肉经久不衰的精髓所在。

把焯好的兔肉,和料包一起放进锅里炖,就能等到老郑州的特色美味了。

整个制作过程看似简单,但又暗藏玄机。这就是传统老手艺的迷人之处。

3

老房子扒了之后,孙家兔肉就没有自己的门面房了。

现在苏杰都是自己在家做好兔肉,然后骑着电动小三轮到东大街上出摊儿。

一般情况,每天下午四点半,你就可以在东大街邮政大厦东北角,地下车库出入口旁边的犄角旮旯里,看见孙家兔肉的小推车。

这个摊位非常的不明显,因为东大街还在修路,从这里路过,你几乎注意不到它的存在。地铁施工和修路,也对他家的生意产生了不小影响。所以,来买兔肉的,多数都是老郑州的老吃家儿。

结识苏杰,就是在我的老郑州群里。群里一位老兄,一次买过兔肉后的畅聊,就把他拉了进来。

群友都喜欢听苏杰讲老郑州的趣人趣事,也都能从他清晰的点滴描述里,拼凑出对家乡过往的记忆,和浓浓乡情。

对于郑州而言,苏杰这样的老郑州和他的孙家兔肉,都是稀缺的。

而这,也是郑说致力挖掘的。

以下是本次访谈的完整视频:

05:38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3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